某位副厅级干部抱怨称,饭局多时,几天难吃上粗茶淡饭,他就会梦见豆芽菜小米汤,做梦都想喝小米汤。基层干部称,饭局就是仕途,一场饭局就是一次机会,接待上级不敢怠慢(今日本报A13版)。
这并非得了便宜卖乖的矫情。鲍鱼龙虾虽好,吃多了也反胃;茅台拉菲再贵,喝多了也伤身。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,笔者身边的领导们也是为迎来送往的饭局苦不堪言。前不久,某位领导从外地招商引资回来,向笔者抱怨道,“坐在飞机上,看着前面座椅靠背上的茅台酒广告就想吐”。不用再受推杯换盏的煎熬,喝上一碗温暖的小米汤,不仅是报道中副厅级干部的梦,恐怕也是许多官员的共同心声。
然而,就像作家吴思在《潜规则》中所描绘的那样,官员们一方面为饭局所累,向往没有饭局的日子,却又无法逃避这一潜规则,甚至要主动创造饭局。对于下级来说,接待就是生产力;对于同级来说,饭局就是关系学;对于上级来说,饭局就是领导术。纵然有鲍鱼的饭局吃得累,有茅台的酒宴喝得吐,但谁也不愿意成为官场中的异类,顶多在梦里垂涎一把小米汤。
官员对于饭局的吐槽,则为我们反思和治理公款吃喝提供了另一个视角。当官场成为某种意义上的江湖,官员们身不由己,公款吃喝就不可能根治。唯有通过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督,才能把干部们从酒桌上“解救”出来,用小米粥慰藉一下酒精考验的胃。
其一,政府放权社会。行政审批改革十年来,虽然砍掉了接近70%的审批事项,但是行政权力依然过大。目前,中央政府层面的审批项目还有1000多项,地方政府层面的审批项目更多达1.7万项。市场经济讲求“小政府、大社会”,把不该由政府承担的,或者是政府可以不承担的职能由社会来承担。加快改革步伐,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,将更多权力下放市场,交还社会,企业和公众才不会将官员们奉为神明。
其二,规范制度机制。原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曾有过形象的比喻,“中央转移支付,就像一道水渠很长很长,从中央到地方再到村子,这中间是渗水的。”当然,至于每个环节水渗多渗少,就看各个地方的本事了。目前,一些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缺乏一套规范的计算程序和分配公式,更多地根据拨付者的主观判断。这一现象必须改变,制定财政转移支付具体操作规程,规范财政转移支付行为。
其三,加强权力监督。“饭局就是仕途”,这句大实话折射出干部提拔存在的漏洞。显然,有的时候,并非凭借工作水平,能者上,庸者下,而是讲求公关水平,亲者提,疏者流。出现带病提拔,也就在所难免。加强对选人用人权力的监督,探索建立干部任免提拔的连带责任追究机制,才能让干部敬畏手中的权力,堵上跑官要官的漏洞。(河南 张枫逸)
(原标题:“梦里想喝小米汤”揭出了公款吃喝的病根)